1、外受冲击,压力剧增
作为货主与承运商的中间人,货代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
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虽然起步较晚,但发展十分迅速,已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新兴服务产业。
这些企业遍布全国各地,分布在30多个部门和领域,国有、集体、外商投资、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。
目前,我国大部分进出口贸易货物运输和中转业务,以及大部分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业务都是通过货运代理企业完成的。
不过,近两年来,受疫情和国际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,货代的日子却并不好过。
尤其是今年,受政治冲突、疫情等影响,全球多数经济体遭遇通货膨胀,经济呈衰退趋势,导致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有所减少。
11月4日,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579.21点,较上期下跌7.0%。
上海港出口至欧洲基本港市场运价(海运及海运附加费)为1763美元/TEU,较上期下跌16.1%。
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(海运及海运附加费)分别为1681美元/FEU和4890美元/FEU,分别较上期下跌11.6%和8.0%。
2、内遇瓶颈,发展受阻
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面临的不只是外部环境的冲击,还有业务范围狭窄、数字化程度较低、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,这些都成为我国国际货代业发展的制约因素。
业务方面,货代主要是为客户提供贸易过程中的全部物流和单证服务,进入门槛相对较低。
因此,我国绝大多数货运代理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,规模不大,业务范围也比较小。
大多数小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中介服务上,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招揽货源、赚取佣金等,对硬件的要求并不高。
这也就导致货代业数字化程度较低,信息技术设备比较落后,服务网络与信息化服务系统仍不健全,缺乏完善的国际业务网络系统。
技术服务手段落后,所能提供的服务项目也就比较单一,无法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市场定位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。
可以看到,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持续走低,简直是“跌跌不休”,货代企业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。
货运需求出现疲软的迹象,但运力却正在增加,这也直接导致了货代企业运价下跌。
在我国大力支持下,国际货运代理业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运输事业的重要力量,对于我国对外贸易和国际运输事业的发展,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公布《2022-2027年中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》显示,目前,已有3万多家国际货运代理机构在中国主管部门登记备案,员工超过200万,比例每年增加5%~10%。